一本完整的書,僅有優質的內容就可以了嗎?錯!書籍在出版時,圖書輔文也相當重要。就好比燉了一鍋美味的肉湯,內容好比“肉”,圖書輔文就好比“湯”。兩者是不可分割的。那么,出版一本書時,圖書輔文到底有多重要?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關于圖書輔文的知識。
首先,來了解什么是圖書輔文?
圖書輔文是圖書正文的輔助文字。常見的圖書輔文的種類有封面文字、作者簡介、封面宣傳語、目錄、序字、跋、凡例、注釋、附錄、索引等統稱為輔文。
下面,我們來看看圖書輔文到底有多重要?
圖書輔文的重要性在于可以保證圖書的完整性,強化圖書的功能,指導購買與閱讀,利于檢索查考等。
(一)保證圖書的完整性
識別性輔文通常是一本圖書必須具備的部分,否則這本書就存在殘缺,不是一本合乎標準的正式圖書。設置其他輔文,往往也是為了保證圖書的完整性。
如一本涉及外國事物很多或從國外引進的工具書中,中文譯名都是“似曾相識”卻又使人不敢大膽相認,全書又沒有一份規范的譯名對照表可供比照,它就很難稱得上是一本完善的圖書。諸如出版前言、序、跋、出版后記、內容提要、作者簡介之類的輔文,則可從作者的基本情況、創作意圖、創作背景、撰稿過程、資料來源,以及圖書的基本內容、主要特點、讀者對象等多種角度加以補充。
(二)強化圖書的功能
對讀者而言,圖書的教育、查考、欣賞等功能可能蘊涵于欣賞的愉悅里,可能體現在知識的獲取上,也可能表現為對研究探索的引導中。許多圖書的這種教育功能,正是借助各種輔文? 而得到強化的。
如一部闡述歷史事件或者歷史人物的專著,如果配備事件、人物所處時代的大事年表,將會使敘述的事件、人物更具有歷史大背景中的生動凸現感。又如,一本學術專著,除了到位的各種注釋之外,如果資料、引文出處詳細和準確,參考文獻齊全和完整,那么它的特定讀者當然也會有更加豐富的收獲。
(三)指導購買和閱讀
讀者在選購圖書時,除了書名、作者名、出版者名以外,最先閱讀的總是封面宣傳語、內容提要、作者簡介、出版前言、序、目錄、跋、出版后記這些介紹性輔文和檢索性輔文。要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決定對一本書是買抑或不買,上述這些輔文起著相當大的作用。如果短短的封面宣傳語一下子吸引了讀者,如果內容提要、目錄展示了讀者意欲了解的內容,如果出版前言、序、跋、出版后記揭示了讀者感興趣的創作背景和寫作過程,同時也幫助他了解了該書的特點,那對讀者的購買行為無疑具有指導和推動作用。同樣,諸如出版前言、序、跋、出版后記這些介紹性輔文,注釋、名詞解釋、參考文獻、大事年表、譯名對照表人物表這些參考性、檢索性或說明性輔文,在讀者閱讀過程中的指導作用也是明顯的。這些輔文不但從各個角度、各個層次對正文的內容表述有所輔佐、補充,而且可以幫助讀者加深對正文的理解。
以上就是出版一本書時,圖書輔文到底有多重要的內容。通過以上內容的介紹,各位作者們應該對圖書輔文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了解。也希望各位作者在出書的過程中重視圖書輔文,與圖書出版編輯共同將這塊做好,這樣才更有利于圖書的出版和銷售。
想要了解更多圖書輔文的相關知識,或圖書出版和個人出書的相關問題,可以咨詢知網出書在線編輯,專業人士會為您提供專業的解答和耐心的服務。